姓名 | 王俊斌 |
---|---|
电子邮件 | |
联络电话 | 55734、62139 |
职称 | 教授 |
研究专长 | 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能力取向理论研究、文化研究与多元文化教育、师资培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
授课领域 | 当代思潮与教育、社会学与教育、文化研究与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教育研究法 |
面谈时间 | 1131:周三5-6节、周四5-6节 Y734 |
年度 | 论文名称 |
---|---|
2021 | 师资培育课程基准改革之后:素养导向、能力发展与新教师专业, 台湾教育研究期刊, vol. 2, (6), 2021 |
2021 | 新数码原生世代的素养导向学习及其能力发展, 课程研究, 2021 |
2021 | 公办公营国民小学实验教育与职前师资培育课程之对应发展研究, 中正教育研究, vol. 20, (1), pp. 43-81, 2021 |
2020 | 多元文化、文化际与后素养导向-能力取向观点的批判性扩展, 课程与教学研究季刊, vol. 2, (23), pp. 1-26, 2020 |
2020 | 建构我国师资职前教育阶段教师专业素养及课程基准之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期刊, vol. 65, (2), pp. 1-35, 2020 |
2020 | 文化际素养导向的国际教育及其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研究月刊, vol. 312, pp. 79-97, 2020 |
2019 | 「自主学习」的想像、实践与反思-从实验理念到课程转化, 课程研究期刊, vol. 14, (1), pp. 1-23, 2019 |
2018 | 网红世代的自主学习-在展现自我与智慧学习之间, 教育研究月刊, vol. 296, pp. 31-46, 2018 |
2018 | 什么才是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博雅─自由教育的理念:以美国早期大学发展为例, 通识在线, vol. 77, pp. 45-49, 2018 |
2017 | 教学领导与专业增能:TALIS 2013的省思, 教育研究月刊, vol. 284, pp. 29-53, 2017 |
2017 | 通识教育是否真的无助于专业能力发展, 通识在线, vol. 74, pp. 56-59, 2017 |
2017 | 变革中的师资培育制度与学校现场专业期待, 国家文官学院T&D飞讯, vol. 231, 2017 |
2017 | 论Immanuel Kant的想像力诠释及其教育美学蕴义, 台湾教育哲学期刊, vol. 1, pp. 47-77, 2017 |
2017 | 派代亚计画:派代亚教育宣言》(一):在追求「跨域专长」潮流中重读, 通识教育在线, vol. 69, pp. 44-48, 2017 |
2016 | 能动性、相对正义与教育的公共善-Amartya Sen 的能理取向理论及其批评, 关渡通识学刊, 12, pp. 1-21, 2016 |
2016 | 教育制度中的社会正义理论分析─多元观点与比较基础建构, 台湾教育社会学研究, vol. 16, pp. 29-63, 2016 |
2016 | 论 M. Nussbaum 以公共情感为基础的创发性正义 及其实践, 哲学与文化, vol. 43, (11), pp. 41-60, 2016 |
2016 | 以学习共同体「Jump学习」概念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可能, 师友月刊, vol. 588, pp. 9-13, 2016 |
2016 | 教育关系的爱恨纠葛与职场伦理的各自表述, 台湾教育评论月刊, vol. 5, (6), pp. 8-11, 2016 |
2015 | 书评:《当代教育思潮》, 市北教育学刊, vol. 52, pp. 89-102, 2015 |
2015 | 泰国师资培育制度与教师素质管理机制之研究, 比较教育, vol. 79, pp. 27-57, 2015 |
2015 | 从教育选择到能力涵育-关于学习权与教育实验的争议与展望, 教师天地, vol. 197, pp. 21-26, 2015 |
2015 | 非西方中心的学术风景描绘:另类社会科学。, 通识在线, vol. 50, pp. 37-39, 2015 |
2015 | 师资培育开放二十年:理想的许诺与失落, 台湾教育评论月刊, vol. 44, pp. 73-105, 2015 |
2015 | 伦理之非理性源头与后现代的德育意涵──由先验条件、伊底帕斯情结到愉悦享用的转折, 新竹师院初等教育学报, 9, pp. 1-22, 2015 |
2015 | 共有文化、生态智慧与教师永续素养 ─ C. A. Bowers与郭实渝观点之研究, 市北教育学刊, 40, pp. 83-113, 2015 |
2015 | 两种实用主义的道德想像力观点研究-即兴想像、自由反讽与道德教育, 教育学刊, 2015 |
2014 | 理性反思、敍事想像与伦理教育-论Peter Winch与Martha Nussbaum哲学思考的文学跨界, 兴大人文学报, 54, pp. 34-36, 2014 |
2014 | 社会达尔文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是新种族还是新贵族?, 通识在线, 54, pp. 34-36, 2014 |
2014 | 是针砭良方?还是摸石渡河?-国际改革经验对照下的台湾师资培育问题, 教师教育期刊, 2014 |
2013 | 民主时代的大学公民素养教育-Martha Nussbaum涵育人文理念及其实践, 通识在线, 2013 |
2013 | 善的至高性与脆弱性-Murdoch与Nussbaum的立场及其德育蕴义, 教育研究集刊, vol. 59, 3, pp. 1-33, 2013 |
2013 | 论当代「能力取向理论」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之影响, 教育科学期刊, vol. 12, 2, pp. 1-22, 2013 |
2012 | 学校教育形式的理想与现实-「大学前的岁月」导读, 通识在线, 43, pp. 27-29, 2012 |
2012 | Amarya Sen的能力取向与育中的社会正义, 当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20, 3, pp. 171-189, 2012 |
2012 | Martha Nussbaum论博雅教育─《涵育人文:博雅教育改革的古典辩护》一书评介, 40, pp. 32-35, 2012 |
2012 | 效用、基本善与能力发展─论「平等」的多元视野及其教育蕴义, 教育研究集刊, vol. 58, 2, pp. 37-69, 2012 |
2011 | 「良师典范」理念之合理性析辨, 教育资料与研究双月刊, 102, pp. 19-44, 2011 |
2011 | 共有文化、生态智慧与教师永续素养 ─ C. A. Bowers与郭实渝观点之研究, 市北教育学刊, 40, pp. 83-113, 2011 |
2011 | 论C. A. Bowers「共有文化」取向的生态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教育科学期刊, vol. 10, 2, 2011 |
2010 | 论Martha Nussbaum「能力取向」的正义观与教育发展, 教育研究集刊, vol. 56, 2, pp. 41-69, 2010 |
2010 | 张亚龄,王俊斌, 什么才算是多元文化教育?Maxine Greene的教育观检视, 教育科学期刊, vol. 9, 1, pp. 29-49, 2010 |
2010 | Martha Nussbaum论博雅教育:《非为利益:为何民主需要人文素养》一书评介, 32, pp. 33-35, 2010 |
2010 | 论系谱学方法与主体化伦理问题之分析, 教育科学期刊, vol. 9, 2, pp. 31-52, 2010 |
2009 | 后数码时代的教学革新论述及其问题─在新教学论与陶养之间, 教育科学期刊, vol. 8, 1, pp. 21-42, 2009 |
2009 | 王俊斌,涂真瑜, 生态公民意识之伦理学分析-在恐惧、效益性与诗性想像之间, 教育学刊, vol. 33, 33, pp. 203-233, 2009 |
2008 | Martha Nussbaum论人文涵养与「新」博雅教育(The “New” Liberal Education), 通识在线, 16, pp. 31-34, 2008 |
2008 | 知识论述与主体构成──教育改革的系谱学分析, 中正教育研究, vol. 7, 2, 2008 |
2008 | 后民主化状况及其公民教育问题─一种趋向性对比范式的建构, 彰师大教育学报, 14, pp. 19-41, 2008 |
2007 | 个体自由、群体权利与全球公民─论人权理念的发展与教育实践, 师大学报(教育类), vol. 52, 1, pp. 25-44, 2007 |
2007 | 潜能取向理论与教育公平性问题, 教育与社会研究, pp. 41-70, 2007 |
2005 | 人权、主体化、与道德教育。, 中等教育, vol. 56, 1, pp. 34-51, 2005 |
2004 | 论全球化的道德处境与论辩伦理学的先验回归, 师大教育研究所集刊(教育史哲专辑), vol. 50, 3, pp. 61-89, 2004 |
2004 | 道德教育理念发展的系谱考察(上), 实习辅导通讯, 19, pp. 11-16, 2004 |
2004 | 道德教育理念发展的系谱考察(下), 实习辅导通讯, 20, pp. 3-16, 2004 |
2003 | 科幻想像与人类图像──对于科技发展应有的省思, 实习辅导通讯, 15, pp. 18-23, 2003 |
2002 | 论学校效能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以Karl-Otto Apel知识人类学为例, 学校行政双月刊, 18, pp. 38-51, 2002 |
2002 | 从「现象学反思」到「意识型态批判」──论Husserl与Apel的方法论对比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意义, 教育研究集刊, vol. 48, 3, pp. 35-69, 2002 |
2001 | 「合理化」概念的困境与教育研究者价值涉入的问题, 教育研究集刊, 46, pp. 81-106, 2001 |
2000 | 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美育蕴义, 国教学报, 12, pp. 1-20, 2000 |
1999 | 批判教育学做为希望转化的可能性──傅柯式存在美学的对照, 教育研究双月刊, 66, pp. 61-75, 1999 |
1998 | 教师角色分析与专业组织之发展, 教育资料文摘, 246, pp. 79-96, 1998 |
年度 | 论文名称 |
---|---|
2020 | 永续性、情绪能力与世界公民教育, 「未来教育的哲学省思」研讨会暨台湾教育哲学学会第四届年会, 2020, 台北市 |
2020 | 情绪能力,正念能动性与同理批判思考教学论之建构, 第26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暨2020年国际社会学会期中研讨会:全球化时代的教育课题, 2020, 嘉义县 |
2020 | 什么样的「探究教学」会是真正以学习者为主体?, 108课纲素养导向学习的理念与实践研讨会暨第42届课程与教学论坛, 2020, 南投县 |
2020 | Emotional capability, mindfulness agency and pedagogy for compassionate critical thinking, Human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y Association 2020 Annual Conference, 2020, Online meeting |
2020 | Eco-capital, cultural commons and collective agency – Two experimental schooling cases for cultivating sustainable future, Human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y Association 2020 Annual Conference, 2020, Online meeting |
2019 | Post-competency, capability conversion and public good: Two cases of capabilities-based school development in Taiwan, Human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y Association 2019 Annual Conference, 2019, London, UK |
2019 | Sustainability, cultural capability and re-examined Chet Bowes’s eco-justice pedagogy, Human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y Association 2019 Annual Conference, 2019, London, UK |
2018 | Post-competency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extension of public good index(PCI): A study of capabilities-based pedagogy, 日本东北大学教育学会第75回会议, 2018, 仙台市 |
2017 | ㄒ, 第37届课程与教学论坛, 2017, 台北市 |
2017 | Competency, capability and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reform in Taiwan, Japan Society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JESE) 69th Annual Meeting 2017, 2017, Tokyo, Japan |
2017 | 论正义感的道德哲学根源:是无私的理性裁判?抑或公正旁观者?, 第一届台湾教育哲学学会暨公义社会中的民主与教育研讨会, 2017, 南投县 |
2017 | 笨蛋,问题不在教育机会!-论教育世代不正义状况与能力取向的处方, 第23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教育、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正义, 2017, 台东市 |
2015 | An analysis of Mencius’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 and its critical comparison with “niti-nyaya” dichotomous framework of ancient Indian philosophy in Amartya Sen’s Idea of Justice, 2015 |
2015 | 论Immanuel Kant的想像力诠释及其教育美学蕴义, 第二届「教育美学」学术研讨会, 2015 |
2015 | 新菁英论、能力平等与社会正义 -权贵资本主义如何进行高等教育的收编?, 「第21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教育改革与异化、边缘化的新世代:教育社会学的观点」, 2015 |
2014 | 论孟子「义利之辨」的三重诠释及其对全球资本化状况的可能回应-「义」即无上命令、最大效益抑或民本主义?, 2014 |
2014 | 论二种正义感的道德哲学根源分析:在理性自律与公正旁观者之间, 正义、责任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中国教育哲学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2014 |
2014 | 敍事想像与人文价值教育, 培育人性:现代性与人文价值教育学术论坛, 2014 |
2014 | 市场本位、能力取向与卓越教学的再概念化 ─在专业竞争力与个人能动性之间, 追求卓越的课程与教学学术研讨会暨第31届课程与教学论坛, 2014 |
2014 | Can ‘poetic imagination’ be an alternative way for fostering social justice? A study of capability-based application of compassionate citizenry pedagogy in Taiwan, 2014 |
2013 | 在正反思维之间:辩证方法, 教育哲学研究方法:原理、步骤与实例, 2013 |
2013 | 课程研究的后现代转向─叙事探究即课程文本理解, 2013年海峡两岸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高层论坛, 2013 |
2012 | 从社会学想像到世界公民素养教育-大学通识「社会学」课程的理想与实践, 教育与多元文化通识教育研习营, 2012, 国立中兴大学通识中心 |
2012 | 从社会学想像到世界公民素养教育-大学通识「社会学」课程的理想与实践, 教育与多元文化通识教育研习营, 2012, 国立中兴大学通识中心 |
2012 | Dialectic of ‘Equality’ and Holistic Reflective Framework of Educational Justice: Some Cases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of Taiwan., 2012 |
2012 | 论两种「善」的观点-至高、脆弱与道德教育, 「教育与哲学研讨会」发表之论文, 2012,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系 |
2012 | Educational equality of what? A study of complementary framework for merging total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individual capabilities functioning., 2012, Jakarta, Indonesia: Faculty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donesia. |
2012 | 关于「新」博雅教育理念之分析- 从多元文化教育到跨文化素养, 「跨界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2012, 台中市:国立中兴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
2012 | 两种实用主义的道德心理学观点研究, 2012年中国教育哲学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2012, 北京,中国:首都师范大学 |
2012 | 教师即文化隐喻的中介者:在现代消费文明与传统共有文化之间, 教育隐喻论坛, 2012,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 |
2012 | 两种实用主义的道德想像力观点研究-即兴想像、自由反讽与道德教育, 2012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 2012,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 |
2011 | 共有文化、生态智慧与教师永续素养, 2011年当代教育哲学论坛暨郭实渝教授荣退纪念研讨会, 2011,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系 |
2011 | 识认旨趣、递回知识与教育学方法论, 杨深坑国家讲座教授六秩晋六祝寿暨教育学研究与师资培育学术研讨会, 2011, 国立中兴大学惠荪林场 |
2011 | Shu-Ling Huang, Shih-Chang Hou, Jyh-Jong Lin, & Chun-Ping Wa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 in Taiwan., MESEC 2011, 2011 |
2011 | Shu-Ling Huang, Shih-Chang Hou, Jyh-Jong Lin, & Chun-Ping Wa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 in Taiwan., MESEC 2011, 2011 |
2010 | 论Amartya Sen对「平等」观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伦理意涵, 第二届通识与教育哲学桌论坛, 2010, 国立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
2010 | 诗性想像做为的一种美学取向的课程实践方法, 科技与美的相遇:教育新观点,学习新脉动学术论坛, 2010, 中国文化大学教育学系 |
2010 | 理性反思、诗性想像与伦理教育-论Peter Winch与Martha Nussbaum对小说文本的应用,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2010, 中国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
2009 | 论Martha Nussbaum「能力取向」的正义观及其相关问题, 教育与哲学研讨会, 2009,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
2009 | Deconstructive justice and tolerance for difference in moral education., 35th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 (AME)., 2009 |
2009 | 解构、非实体伦理与后教育学, 2009东アジア国际教育研究シンポジウム, 2009, 日本琉球:琉球大学生涯学习教育研究センター |
2009 | 论课程中的资本文化再制现象与生态正义教学, 2009年中华民国环境教育学术研讨会, 2009,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 |
2009 | 生态文化与教育的语言隐喻-一种课程文本分析的教学转化, 科技社会中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学术研讨会, 2009,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课程教学与科技研究所 |
2009 | 世界主义与共同责任意识──全球化状况下的公民教育问题, 培育高素质现代国民与世界公民之教育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9, 国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区 |
2008 | 新工具与旧问题-资讯社会下的教学样态, 教育哲学圆桌论坛, 2008, 国立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
2008 | Authentic Equality, Poetic Justice and Positive Citizenship: Problems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for ‘New Immigrant-Outsider’ in Taiwan., 2008 |
2008 | 论C. A. Bowers的生态正义教学论及其可能性:在经济全球化与“Cultural Commons”之间, 第八届当代教育哲学研讨会, 2008, 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
2008 | 后民主化状况及其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哲学研讨会, 2008, 中国上海师范大学 |
2008 | 台湾政治解严以来另类学校的变革, 教育发展与革新的省思──哲学与历史的观察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
2007 | 生态思维、正义边缘与积极公民:全球化处境中的教育问题, 第十三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研讨会, 2007,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
2007 | 能力取向理论与教育实践:再议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第六届意识、权力与教育--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与论述形成研讨会, 2007, 南华大学 |
2007 | 另类教育即人性涵养-Dewey实验学校简史回顾(1896-1903), 漂流‧陶养‧教育2007另类教育学术研讨会, 2007,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
2007 | 王俊斌,涂真瑜, Post(e)-Pedag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pplication of Derrida’s Grammatology., 2007教育改革国际シンポジウム., 2007, 国立花莲教育大学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 |
2007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e Puzzles of the Minimal Aboriginal Race and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2007 |
2007 | Ecological Cosmopolitan and Civic Education: Taiwan’s Problems Under Globalizing Condition. 33rd Annual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7 |
2006 | 缅甸历史、多元种族与教育制度发展概述, 东南亚地区教育与华人教育学术研讨会, 2006,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师资培中心 |
2006 | 教育改革的知识论述与主体建构─以「理想」教师图像的转变为例, 教育改革与师资培育, 2006,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师资培中心 |
2006 |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建构“Narrative Analysis-QSR N6”整合模式的尝试, 科技社会中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学术研讨会, 2006,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暨课程教学与科技研究所 |
2006 | 市场化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论消费社会中高等教育与阶级控制问题, 教育公平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Social Chang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6, 中国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学院 |
2006 | 原住民族语教育政策问题的微观分析--以日月潭邵族为例, 95年原住民族教育学术研讨会, 2006,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 |
2005 | 论何谓理想公民?─从理论的辩证到课程改革之比较分析, 信息时代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Moral Education of Youth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5,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2005 | 文凭消费现象与教育目的论的迷思, 教育哲学研讨会, 2005,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 |
2005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McPeck,非形式逻辑以及批判思考的批判的本质导读, 2005年教育哲学经典研读会, 2005 |
2004 | 德育理念发展的系谱考察与建构--从修身书到九年一贯, 人权与品格教育学术研讨会, 2004,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 |
2004 | 学校本位课程的实践与转化──以日月潭地区的人文脉络与自然生态为例, 南投地区原住民学校本位课程、休閒文化、学习型态、中辍学生、资讯素养与数码落差之研究与辅导研讨会, 2004,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暨课程教学与科技研究所 |
2004 | N. Rose: Identity, History, History导读, 教育哲学研讨会(93年度第1学期), 2004,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 |
2003 | 共同责任与普遍伦理奠基的可能性─对Apel先验语用学的探究与反思, 教育哲学研讨会(92年度第1学期), 2003,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 |
2001 | 论Apel认识人类学及其在教育研究方法上的意义──以学校效能研究为例, 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1, 台北市 |
年度 | 书名 |
---|---|
2020 | 素养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的探究与转化, 素养导向的学与教:概念定义及其批判性扩展,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师资培育暨就业辅导中心, 1-12页, 2020 |
2020 | 素养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的探究与转化, 什么样的「探究教学」会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师资培育暨就业辅导中心, 77-98页, 2020 |
2020 | 教学变革: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多元文化观, 师大书苑, 21-38页, 2020 |
2020 | 素养导向课程发展与教学实践—从领域共备到跨域协作,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师资培育暨就业辅导中心, 2020 |
2018 | 万壑争流汇江海:小学社会科课程发展史, 绪论:近五十年来政经脉络与国小社会科课程发展, 国家教育研究院编译中心, 页1-28, 2018 |
2018 | 哲学大师的通识教育思想, Martha Nussbaum论人文涵养与「新」博雅教育, 开学文化, 2018 |
2017 | 悠游12爱玩课-素养教学我最行, 台北教育大学师资培育暨就业辅导中心, 2017 |
2016 | Eco-justice: Essay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2016, Two faces of eco-justice in Chinese society - De-capitalizing schooling reform for sustainable future., Eco-Justice, pp. 83-96, 2016 |
2016 | 新教育哲学, 教育的概念, 五南出版社, 109-130, 2016 |
2015 | 新教育哲学, 教育的概念, 2015 |
2015 | 台湾师资培育:国家控制与自由市场, 导论:两种师资培育进路的建构, 2015 |
2015 |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State control vs. marketization, Introduction: Two approaches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5 |
2014 | 林逢祺、洪仁进, 教育哲学:方法篇, 在正反思维之间:辩证方法, 学富文化。(具出版前审查制度), 2014 |
2014 | 面对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师资培育挑战, 专业素养、能力涵育与师资职前课程的再概念化, 2014 |
2014 | 续修台北市志教育志-教育行政篇, 台北市文献会, 2014 |
2013 | 教育哲学:隐喻篇, 教师即文化隐喻的中介者:在现代消费文明与传统共有文化之间, 学富文化, 2013 |
2012 | 李奉儒、苏永明、王俊斌等编, 教育学与比较教育研究, 认识旨趣、递回知识与教育学方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
2012 | 伦理学与幸福人生, 伦理学的三种不同取向、品格的善(德行论道德)、避免犯错(义务论道德), 学富文化, 2012 |
2011 | 李怡桦,王俊斌, 东南亚教育:发展、现况与省思, 新加坡教育发展、现况与省思, 巨流图书公司, 2011 |
2011 | 漂流‧陶养与另类教育, 政大出版社另类教育即人性涵养-Dewey实验学校简史回顾 (1896-1903), 2011 |
2011 | Fifty Major Thinkers on Education, R. Morant, De Hostos, Nietzsche, A. Binet, Durkheim., 2011 |
2011 | 黄淑玲,林志忠,侯世昌, 综合高中新兴科技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课程运作历程分析,综合高中新兴科技课程之建构与转化,综合高中新兴科技课程发展与实践历程分析,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师资培育中心, 2011 |
2010 | 当代教育论述的逾越, 解构、非实体伦理与后教育学, 巨流图书公司, 2010 |
2010 | 培养高素质现代国民与世界公民之教育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世界主义与共同责任意识─全球化状况下的公民教育议题, 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 2010 |
2009 | 面对未来挑战的教育发展, 生态危机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落实生态公民素养之可行途径探究, 学富文化, 2009 |
2009 | 面对未来挑战的教育发展, 生态危机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落实生态公民素养之可行途径探究, 学富文化, 2009 |
2008 | 林逢祺,洪仁进, 教师哲学, 黑格尔的主仆论与教学的哲学省思, 五南出版社, 2008 |
2008 | 解严以来台湾教育改革的省思, 台湾政治解严以来另类学校的变革, 解严以来台湾教育改革的省思(学富文化), 2008 |
2008 | 李怡桦,王俊斌 , 迈向新世纪的东南亚教育, 国族建构-新加坡教育制度发展与现况之探究,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课程教学与科技研究所, 2008 |
2007 | 多元文化论述与在地实践:台湾中部地区的原住民族教育, 多元族裔论述与邵语教学意义的探究,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师资培育中心, 2007 |
2007 | 课程与教学哲学:教育哲学评述 (四) , 「McPeck,非形式逻辑以及批判思考的批判的本质」评述, 师大书苑, 2007 |
2004 | 教育概论, 教育哲学概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2004 | 后现代与教育, 对于启蒙问题的回答与辩驳--后现代教育积极意函的陈显, 五南出版社, 2004 |
2001 | 哲学概论, 科学的哲学, 学富文化, 2001 |
2001 | 冯朝霖, 当代教育哲学, 论诠释学发展与教育哲学, 学富文化, 2001 |
计画类别 | 年度 | 计画名称 | 参与人 | 职称/担任之工作 | 计画期间 | 补助/委讬或合作机构 |
---|---|---|---|---|---|---|
研究计画 | 2017 | 因应「先考试后实习」之标准本位实习制度建构 | 子计画1计画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17 | 教育部委讬办理师资培育法授权订定「大学设立师资培育中心办法」、「持国外大学以上学历申请认定修毕师资职前教育课程标准」、「持国外大学以上学历申请认定修毕师资职前教育课程收费标准」等三规命令研拟计画 | 分项计画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17 | 新南向计画-强化与东协及南亚国家合作交流缅甸区域经贸文化及产学资源中心 | 协同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17 | 增进师资生之素养导向教学知能-大四生与实习生导航计画 | 子计画2计画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17 | 建构12年国教国小社会学习领域教材教法课程模组与数码创新 | 子计画1-4计画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16 | 为原乡在地培育师资-原籍师资生部落课程发展 | 子计画6计画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16 | 以专业发展学校推动师资生教学演示能力检测 | 子计画10计画主持人 | |||
其他 | 2015 | 缅甸教育现况与体制外华文学校发展-封闭国度加入世界体系的变化 | ||||
研究计画 | 2016 | 符应教师专业标准指引之职前实习课程发展 | 子计画2计画主持人 | |||
研究计画 | 2005 | 拥抱日月与白鹿有约-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与实践 | ||||
研究计画 | 2007 | 高瞻计画(暨大附中)--子计画四:无线超媒体应用于综合高中之课程评鑑研究 | 黄淑玲,林志忠,王俊斌,侯世昌 | 专案计画共同主持人 |
年度 | 名称 | 全部作者 |
---|---|---|
2019 | 回应十二年国教素养导向的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发展与实践-培育具同理批判思考素养之未来教师(教育部教育部教学实践研究计画,计画编号PSL1080005,计画主持人) | |
2019 | 文化际素养、公共情感与道德教学方法-M. Nussbaum近期「情绪能力」研究与同理批判思维之教学应用。(科技部专案研究,计画编号MOST108-2410-H-152 -006 -MY2)(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8 | 公办公营国民小学实验教育与职前师资培育课程之对应发展研究(教育部教育部教学实践研究计画,计画编号PED107075计画主持人) | |
2016 | 想像力、正义感与公共善-世袭资本主义状况下之教育世代正义问题研究(科技部专案研究,计画编号MOST105-2410-H-152 -013 -MY3)(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4 | 台北市国民中小学校长遴选作业 及其组织运作之合宜性分析(台北市教育局委讬研究案)(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3 | 各国教育研究政策比较研究与我国现况之检讨与改进(II) (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 NSC102-2410-H-134-025-)(专案计画共同主持人) | 苏永明、王俊斌 |
2013 | Amartya Sen能力取向理论研究与市场社会之教育正义问题探究:效益伦理、先验公平与能力施为(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 NSC102-2410-H-005-046-MY3)(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2 | 英国教育研究机构、政策形成、品质指标建构及其与教育实务关系暨国际比较与我国教育研究政策之检讨与改进(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 NSC101-2410-H-134-058-)(专案计画共同主持人) | 苏永明、王俊斌 |
2011 | 各国「教育研究」发展评析与我国「教育研究」之检讨与展望-英国「教育研究」发展评析暨各国与我国「学校教育与治理」研究之检讨与展望 (2/2) | 苏永明、王俊斌、姜添辉、詹盛如 |
2011 | 「诗性伦理教学论」之建构及其应用研究─能力取向、文学想像与世界公民素养(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100-2410-H-005-009-MY2) (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0 | 科技时代的责任伦理与生态教育之研究 (国立中兴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99年度「发展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整合型计画「社会科学与管理脉络中科技与伦理问题之研究」。(计画编号:100S0602) (专案计画共同主持人)) | 梁福镇、王俊斌 |
2010 | 能力平等、诗性想像与多元正义-「后罗尔斯」伦理教育之研究 国立中兴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98年度「发展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个人型研究增能计画。(计画编号:CC99323A) (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0 | 正义」的多元对话与伦理教 育重要经典选读(二):在效益论、正义论与能力取向之间 (99年度教育部办理补助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强化创新计画。(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10 | 各国「教育研究」发展评析与我国「教育研究」之检讨与展望-英国「教育研究」发展评析暨各国与我国「学校教育与治理」研究之检讨与展望 (1/2)(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 NSC98-2410-H-134-013-)(专案计画共同主持人) | 苏永明、王俊斌、姜添辉、詹盛如 |
2010 | 《续修北市志‧教育志-教育行政篇》纂修计画。(分篇主持人暨撰稿人) | |
2009 | Martha Nussbaum诗性伦理及其教学应用之研究 | |
2009 | Amartya Sen「能力理论」之研究──后资本化状况及其伦理教育问题. (国立中兴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98年度「发展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个人型研究增能计画。(计画编号:NCHURCHSS-98-02-13)(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09 | 「正义」的多元对话与倫理教育重要经典选讀 (一) (98年度教育部办理补助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强化创新计画。(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09 | 各国「教育研究」发展评析与我国「教育研究」之检讨与展望--英国「教育研究」发展评析暨各国与我国「学校教育与治理」研究之检讨与展望 (I)(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 98-2410-H-134-013-)(专案计画共同主持人) | |
2009 | Chet A. Bowers生态正义教育学之研究与实践(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98-2410-H-005-004-MY2)(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08 | Jacques Derrida解构教育学之研究 (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97-2410-H-260 -039 -)(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07 | 生态思维、人性涵养与教育实践 (中央研究院2007年第1梯次奖励国内学人短期来院访问研究计画。) | |
2007 | Martha Nussbaum思想及其德育意涵之研究 (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 96-2413-H-260-009-) (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05 | 系谱学、主体化与道德教育 (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 94-2413-H-260-006-) (专案计画主持人) | |
2004 | 全球化与普遍伦理奠基的可能性──论先验语用学及其德育意涵 (国科会专案研究,计画编号:NSC93-2413-H-260-004-) (专案计画主持人) |
国家 | 学校名称 | 系所 | 学位 |
---|---|---|---|
台湾 | 国立政治大学 | 教育研究所 | 博士 |
服务机关名称 | 单位 | 职务 | 期间 |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课程与教学科技研究所 | 所长 | 2021.08 ~ 迄今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学习与教学国际硕士学位学程 | 主任 | 2020.08 ~ 2021.07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课程与教学科技研究所 | 教授 | 2017.02 ~ 迄今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师资培育暨就业辅导中心 | 主任 | 2014.08 ~ 2020.07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课程与教学科技研究所 | 副教授 | 2014.08 ~ 2017.01 |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 | 专业硕士学位学程 | 兼任副教授 | 2013.09 ~ 2014.06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课程与教学科技研究所 | 兼任副教授 | 2013.09 ~ 2014.06 |
国立中兴大学 |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所 | 副教授 | 2008.08 ~ 2014.07 |
国立暨南大学 | 课程教学与科技研究所 | 副教授 | 2007.08 ~ 2008.07 |
国立暨南大学 | 教务处课务组 | 组长 | 2006.02 ~ 2008.07 |
国立暨南大学 | 师资培育中心行政组 | 组长 | 2003.08 ~ 2006.01 |
国立暨南大学 | 师资培育中心 | 助理教授、副教授 | 2003.08 ~ 2007.07 |
台北市立师院 | 初等教育学系 | 兼任讲师、助理教授 | 2001.09 ~ 2005.01 |
国立政治大学 | 教师研习中心 | 兼任讲师、助理教授 | 2000.07 ~ 2001.08 |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 | 进修部 | 兼任讲师 | 1999.07 ~ 1999.08 |
类别 | 年度 | 奖项名称 |
---|---|---|
校内荣誉 | 2021 | 2021学年度教育部补助特殊优秀人才弹性薪资 (学术研究类) |
校内荣誉 | 2020 | 2020年度科技部奖励特殊优秀人才 |
校内荣誉 | 2020 | 2020年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优良教学着作奖 |
校内荣誉 | 2019 | 2019年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成果奖励 |
校内荣誉 | 2019 | 2019年12月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海外教学实习贡献奖 |
校内荣誉 | 2019 | 2019年度科技部奖励特殊优秀人才 |
校内荣誉 | 2018 | 2018学年度教育部补助特殊优秀人才弹性薪资 (学术研究类) |
校内荣誉 | 2018 | 2018年度中华民国教育学术团体服务奖(台湾教育社会学会) |
校内荣誉 | 2017 | 2017年度科技部奖励特殊优秀人才 |
校内荣誉 | 2017 | 2017年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成果奖励 |
校内荣誉 | 2017 | 2017年12月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海外教学实习贡献奖 |
校内荣誉 | 2016 | 2016年度科技部奖励特殊优秀人才 |
校内荣誉 | 2016 | 2016年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成果奖励 |
校内荣誉 | 2015 | 2015年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成果奖励 |
校内荣誉 | 2015 | 2015年12月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竞争型计画贡献奖 |
校外荣誉 | 2013 | 2013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12 | 2012国立中兴大学100年度通识教学特优教师 |
校外荣誉 | 2012 | 2012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11 | 2011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10 | 2010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09 | 2009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08 | 2008年度国立中兴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07 | 2007年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07 | 2007年度中央研究院第1梯次奖励国内学人短期访问研究 |
校外荣誉 | 2004 | 2004年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学术研究奖励 |
校外荣誉 | 2003 | 2003年中华民国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