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郁雯老师] 美国见闻

  • 2010-09-22
  • 网管同学教传组
2010.09.16  张郁雯
 
  前几天小儿嚷嚷说好快喔,我们已经来美国一个月。是啊!时间真快。能够出国进修先要感谢的是其他坚守岗位的同仁,因为他们分担了自己的工作,个人才得以负笈国外。其次,要感谢学校、国科会以及Fulbright 在经费上的支持。应所长之邀,和大家分享在这里的见闻。
 
  这个学期我旁听了一门课和参加了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的Colloquium。所谓的Colloquium是 系上每周邀请系里的老师或校外着名学者发表近期之研究,教授与研究生都必须出席。系上另外还为研究生安排了和这些校外讲者的午餐约会,所长说也许那天你毕 业后去校外学者服务的学校申请工作时,这些学者会记得和你有过午餐约会呢。这样说有点功利,但也反应了所长希望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社群参与的期许。至于那 门旁听课,前二周是老师上课,从第三周起,由同学担任主持,决定讨论方向与课堂活动(事先得和老师讨论过)。而下半学期则是每个人得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找 一个和课程相关的主题,找出相关的论文,进行课程。每周老师还会在课程学习系统上提出三个问题,学生们至少要回应两个问题。我虽然是旁听,所有的参与都不 敢少,因此一门课也花掉不少时间。
 
  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下设四个中心,一直在调整改变中,我所在的中心是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Language & EducAtion Research (CLEAR),我比较感兴趣的CARLA(http://carla.colorado.edu/)的实验室,这是一个结合评量、教学、学习的「阅读学习系统」,也是我此次研究的主题。这个中心目前最兴奋的是他们争取到经费要买进fMRI(脑部功能性磁振造影),这对他们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和争取优秀人才落脚,会有很大的帮助。
 
  来到Boulder的 第一个震撼是短短不到一周内,碰到三个对我说中文的老外,最小的年纪只有八岁。后来,在我的隔壁办公室,又碰到一位讲得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国人。这里有一所 颇负盛名的高中,要申请进该高中,必须在国中时修过中文。在校园里我也碰到一个刚从台湾交通大学当交换学生回来的大学生。很显然的,不论是个人或是学校体 系,都敏于世界的变迁;而且不只是体认变化,还能积极的以行动提昇自己的竞争力。U of Colorado表示他们有30%的学生有到国外交换的经验,这个数据让我很惊讶。
 
  刚来Boulder时还是这儿的暑假,宿舍位于一条小溪旁,沿着溪流有人散步、有人跑步、有人骑自行车,有人在溪旁阅读。溪流里有小孩玩水、钓鱼,狗狗游泳,也有大人在溪中玩tubing, 就是躺在类似大轮胎上,让溪流带着往下流,尖叫声此起彼落,很是热闹。很多的活动都是一家人一起来,你会看到爸爸背着小孩去爬山,也会看到妈妈骑自行车时, 后面拖挂着小孩的小坐车。散步的老爷爷前头推着载着小孩的推车。偶尔溪旁的推车里躺着沈睡的婴儿,大人就在一旁读书。我在城市网页上看到,城市规划者的理 念是让这条溪成为市民共享的休閒资源。这个想法在20世纪初期就被提出,一直执行至今。Boulder对于绿色城市的理念十分坚持与自傲,他们对建筑高度的限制随着时代演进不仅未放宽,反而有更严苛的规定。城市规划者有远见,市民也愿意牺牲不便换取永续的环境,造就了今日的Boulder。我想到台北市原本也能有这样的溪流与市民休閒空间,不免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