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薇老师] 正确解读与分析-读学术文章的基本功
人在学校,日子是一周周的急驰,而非一天天的过(one day at a time)。九月中开学恍如昨日,现学期已堂堂迈入第八周,冷气团来袭的十一月;再跳开点看,2009只剩下六分之一了。
学期将近一半,同学对于上课的型态、老师的要求、作业等已不陌生。随着课程进展,上课亦由我讲解逐渐转由同学报告,之后再师生讨论,一如scaffolding的重心转移。这种策略移转倒不是老师图轻松,而是培养、训练研究生深层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之必须 - 报告者必须仔细阅读,将论文重点制为ppt,并在课堂上报告。这过程看似简单,但每一个步骤都得紮紮实实,不囫囵吞枣、不敷衍,才能打好学术的基本功,也唯有练就踏实的功夫,日后写论文才不致捉襟见肘。
所以报告绝非弄份图文并茂的ppt,课堂报告时穿套装、打领带等那么简单。学术能力得从内在、基础培养,不能只张罗表面效度。简单的说,阅读学术文章有两个层次,第一是正确无误地了解文章内容,第二,要能深入分析、探究其内容。如阅读摘要要在课堂报告,还要加上适切的口语表达。
读学术文章,无论中、英文,不能停留在字面解释或翻译,而应力求彻底理解作者原意。当阅读Max Weber着作时,如觉得理解有困难,可先看其他简介Weber的文章 (以Weber为题的论文汗牛充栋), 但态度宜谨慎,「尽信书不如无书」,专家之言有参考处但不能以此取代原文。正如同要了解曹雪芹的红楼梦,务必要读红楼梦原作,而非读其他人写的红学文章就 够了,休閒阅读或可如此,但学术领域则不然,他人的评述也许所见偏狭,甚或扭曲原意,学术工作者如不了解原文,又如何能检视?同学或有疑问,这么说,岂不 与文献探讨相违背?文献探讨是对主题相关的研究普遍了解,甚或在他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但这都不能取代原典的阅读。此外,现今多上网找资料,然网络资 料品质参差,并不严谨,许多资料未注明出处也未经查证,甚或以讹传讹,报告或论文引用会严重影响品质,故研究生应尽可能阅读第一手资料,与原文文本进行直 接接触,不仅写学位论文如此,所有的学术文章均应如此。
至于论文摘要ppt,请勿忘「简明」原则。有些ppt仅有关键词,无其他说明,那是「简而未明」;也有语多赘词、拖泥带水,每张ppt都列满文字,那是「明而不简」或「既不明也不简」。也有ppt不见作者名,只有报告者名,这恐有剽窃之嫌。此外,ppt应列上原文页码以利查考,重要词汇请附原文以便对照。这些都是细节,但切记局部会影响整体,细节会改变全局。
理解原意后还须综合分析,这是研究生须培养的高层次技能。综合分析如同后设分析 ( meta-analysis ),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透过对论文的反思更深入了解,如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哪些地方还需再补充,文章论述还可与其他哪些相关知识进行连结等。这些须仰仗同学「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勤快功夫,将来龙去脉弄清,以「求甚解」。如论文提到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不妨查查什么是建构论,有哪些派别,且与Piaget认知论有何不同?经这番探讨,可将「点」的知识连结为「线」,甚或扩至「面」,避免流于个别、片段的学习;也唯有如此,同学方能建构出自己对某学科知识或技能的完整图像。
最后,报告请务必在时限内结束。报告者常觉费心准备的一定要讲完,忘了报告要「留白」,留时间讨论。如同研讨会的论文发表,第三次按铃时必须停止,否则会妨碍研讨会的流程与进度,故报告者请提纲挈领,掌握重点。
在美曾在某研讨会上听学者说,她的研究显示有效能的中小学老师,笑脸都得等到感恩节后才能显示。为何如此?因为老师带新班,要与学生约法三 章,订定规则等,这些都不是说了学生就做到,老师得时时考核、评鑑、甚或有赏有罚。因此十一月底前老师面对全班,得全神贯注、轻忽不得。
听来很像打篮球的全场紧迫盯人。当然,多元时代,有效能的老师当也呈现多元样貌,相信有效能的老师中定也有 不少有笑脸的。或者想,研究生都是成人,和需要规范约束的中小学生不同,教研究生应轻松得多吧?我想「紧迫盯人」是一端,而另一端是「鸣琴垂拱,无为而民 自化」,位居两端的老师少,大部分的老师,或严或松,都在两极之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