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薇老師] 正確解讀與分析-讀學術文章的基本功

  • 2009-11-03
  • 網管同學教傳組
2009.11.02  李宗薇

  人在學校,日子是一週週的急馳,而非一天天的過(one day at a time)。九月中開學恍如昨日,現學期已堂堂邁入第八週,冷氣團來襲的十一月;再跳開點看,2009只剩下六分之一了。

  學期將近一半,同學對於上課的型態、老師的要求、作業等已不陌生。隨著課程進展,上課亦由我講解逐漸轉由同學報告,之後再師生討論,一如scaffolding的重心轉移。這種策略移轉倒不是老師圖輕鬆,而是培養、訓練研究生深層閱讀理解與分析能力之必須 - 報告者必須仔細閱讀,將論文重點製為ppt,並在課堂上報告。這過程看似簡單,但每一個步驟都得紮紮實實,不囫圇吞棗、不敷衍,才能打好學術的基本功,也唯有練就踏實的功夫,日後寫論文才不致捉襟見肘。

  所以報告絕非弄份圖文並茂的ppt,課堂報告時穿套裝、打領帶等那麼簡單。學術能力得從內在、基礎培養,不能只張羅表面效度。簡單的說,閱讀學術文章有兩個層次,第一是正確無誤地瞭解文章內容,第二,要能深入分析、探究其內容。如閱讀摘要要在課堂報告,還要加上適切的口語表達。

  讀學術文章,無論中、英文,不能停留在字面解釋或翻譯,而應力求徹底理解作者原意。當閱讀Max Weber著作時,如覺得理解有困難,可先看其他簡介Weber的文章 (以Weber為題的論文汗牛充棟), 但態度宜謹慎,「盡信書不如無書」,專家之言有參考處但不能以此取代原文。正如同要瞭解曹雪芹的紅樓夢,務必要讀紅樓夢原作,而非讀其他人寫的紅學文章就 夠了,休閒閱讀或可如此,但學術領域則不然,他人的評述也許所見偏狹,甚或扭曲原意,學術工作者如不瞭解原文,又如何能檢視?同學或有疑問,這麼說,豈不 與文獻探討相違背?文獻探討是對主題相關的研究普遍瞭解,甚或在他人的研究結果進一步分析,但這都不能取代原典的閱讀。此外,現今多上網找資料,然網路資 料品質參差,並不嚴謹,許多資料未註明出處也未經查證,甚或以訛傳訛,報告或論文引用會嚴重影響品質,故研究生應儘可能閱讀第一手資料,與原文文本進行直 接接觸,不僅寫學位論文如此,所有的學術文章均應如此。

  至於論文摘要ppt,請勿忘「簡明」原則。有些ppt僅有關鍵詞,無其他說明,那是「簡而未明」;也有語多贅詞、拖泥帶水,每張ppt都列滿文字,那是「明而不簡」或「既不明也不簡」。也有ppt不見作者名,只有報告者名,這恐有剽竊之嫌。此外,ppt應列上原文頁碼以利查考,重要詞彙請附原文以便對照。這些都是細節,但切記局部會影響整體,細節會改變全局。

  理解原意後還須綜合分析,這是研究生須培養的高層次技能。綜合分析如同後設分析 ( meta-analysis ),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透過對論文的反思更深入瞭解,如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哪些地方還需再補充,文章論述還可與其他哪些相關知識進行連結等。這些須仰仗同學「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勤快功夫,將來龍去脈弄清,以「求甚解」。如論文提到Vygotsky的社會建構,不妨查查什麼是建構論,有哪些派別,且與Piaget認知論有何不同?經這番探討,可將「點」的知識連結為「線」,甚或擴至「面」,避免流於個別、片段的學習;也唯有如此,同學方能建構出自己對某學科知識或技能的完整圖像。

  最後,報告請務必在時限內結束。報告者常覺費心準備的一定要講完,忘了報告要「留白」,留時間討論。如同研討會的論文發表,第三次按鈴時必須停止,否則會妨礙研討會的流程與進度,故報告者請提綱挈領,掌握重點。

  在美曾在某研討會上聽學者說,她的研究顯示有效能的中小學老師,笑臉都得等到感恩節後才能顯示。為何如此?因為老師帶新班,要與學生約法三 章,訂定規則等,這些都不是說了學生就做到,老師得時時考核、評鑑、甚或有賞有罰。因此十一月底前老師面對全班,得全神貫注、輕忽不得。

  聽來很像打籃球的全場緊迫盯人。當然,多元時代,有效能的老師當也呈現多元樣貌,相信有效能的老師中定也有 不少有笑臉的。或者想,研究生都是成人,和需要規範約束的中小學生不同,教研究生應輕鬆得多吧?我想「緊迫盯人」是一端,而另一端是「鳴琴垂拱,無為而民 自化」,位居兩端的老師少,大部分的老師,或嚴或鬆,都在兩極之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