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薇老师] 线上中小学

  • 2009-05-16
  • 网管同学教传组
2009.04.23   李宗薇

  4/15 美国广播公司(ABC)晚间新闻报导,教育预算因全球经济衰退而紧缩,美国有些学区考虑中小学(K- 12)周一到周五的上学日,减为周一至周四,如此每周可节省一天学校巴士载送学生的汽油及司机薪资等支出;至于减少的上课日,则改为线上学习 (online learning)。受访的学区督察担心线上学习会使学生标准测验(如高中生会考SAT)成绩下降,英文及语言科也许影响较小,但数学成 绩恐会大幅滑落。

  线上学习是使用电脑、网络为主要媒介的学习方式,是远距学习(distance learning)的最新 形式。远距学习最简单的说法是,师生之间有距离分隔、非面对面,教学透过媒体进行,最初是函授,后广播、电视,迄今电脑网络等。欧美等地的大学生,选课单 上常是面授课与线上课并列,故对于修习线上课并不陌生。此外企业界,以及远距教育机构,如1969创立的英国的空中大学 (open university)、美国营利性的远距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  等,亦是线上学习的研发与应用者。在高等学 府,线上学习不仅用于进修推广课、正规学制的学分课,某些学门甚或有线上学位课程( online degree program),学生可获得学、硕、 博士学位,由此可知线上学习的应用趋势。

  由于线上学习以媒体取代教室面授,其设定的对象,多为身心发展已完成的成人,故亦被视为是落实成人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机制。对成人学习者,线上学习机构甚或可与实体教育机构分庭抗礼。如学习对象向下延伸,线上中小学是否可如新闻报导,节省教育经费?线上学习对于中小学校体系扮演何种角色?这些可从远距学习的运作成本,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及功能与线上学习的关连,以及,中小学生的特性及身心发展状况是否适合应用线上学习三方面讨论。

  以为运用媒体、科技于教学可节省教育经费的想法由来已久,人们认为远距教学的对象不受班级人数限制,且设计好的单元可重复使用,故成本低。然高品质的线上学 习,成本未必低,因课程需要专业人力 (如教学设计者) 参与教学设计,还需其他行政及人力支援,所费不赀。其次,课程从酝酿、开发迄完成需相当时日,少 则半年多则一年,并非一蹴可几。这之外,设计完成的课程有「保鲜期」,并非一劳永逸,其使用年限为7 +/– 2,也就是长则9年,短则5年。考量当今知 识及资讯爆炸,线上学习的教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适用期恐比以往更短,甚或两三年,部分内容即需更新。

  「省钱」如非开办线上学 习的首要考量,那么推动线上学习其目的为何?应是透过网络跨越时空、随时随地的「接近性」,以及弹性、互动性强等特色,提供学习者另一种选择。换言之,线 上学习使得一些无法上传统面授课的学习者有机会学习,如在职人士,或其他特殊需求的学习者。

  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此与昔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相呼应。具体的说,就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技能,使其身心健全发展,并能尊重他人、敬业乐群,以为日后成为良好公民做准备。中小学, 尤其公立学校,提供不同社经背景的学生一个全面学习的环境,也就是学习不以知识或技能为限,中小学生还需学习品德提升、价值观、态度建立等。因此学校除了 正式课程,还有许多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品格、态度等情意部分。虽然在现实层面,由于升学竞争及其他因素,五育并重被扭曲,变成独偏智育。

  至 于中小学生的特性,由于6到18岁年龄差距大,17, 18岁的高中生接近成人,然大部分的中小学生,身心犹在发展阶段,可塑性极高。在儿童及青少年学习 成人角色及社会规范的社会化的历程中,家庭、学校是均是重要场域,父母、师长、同侪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无论对于学习社会技能或道德认知发展,均 举足轻重。

  社会技能是指口语表达,与人沟通、互动的能力。中小学校是培养社会技能的重要场所,因学生到校不仅上课,还有许多 活动、竞赛,及社团组织,这些提供学生与教师、同侪互动。关于道德认知的发展,如尊重、容忍、遵守规则等,不仅是认知,尤重行为的实践;在学习上,除了厘 清相关概念,还需要角色典范、教师的考核与导正,同侪的讨论与支持等,以避免落入「说教」的窠臼,这些仅凭书本、教材不够,也无法在虚拟的线上环境达成。 线上学习虽有互动,然那不是真实情境、真实的人际互动,对于尚未厘清真实与虚拟的儿童及青少年,有其风险。此外,社会技能非仅靠家庭,或家长或家庭教师一 对一的教学就足够,因如此缺乏与同侪的互动,互动对象的广度不足。

  本文并非抹煞线上中小学的存在价值,只要应用得宜,线上中小学可 因应某些学生的特殊需求。如某学童生病无法上课,某学生与父母到外国旅游或探亲,某体育选手因比赛需密集训练无法上课等,甚或罹患传染病的学生等,此时线 上课程可让学生在某个程度上不至与学习脱节。此外,线上学习对于「在家学习」(home schooling)也有裨益。「在家学习」是为因应多元社会, 某些家长选择自行教导其子女,而不将其送至中小学的一种方式。然对于大多数家长,要胜任子女所有科目的教学有其困难,此时线上中小学可提供教材、教学或其他学习活动( 如安排实地参观)等方面的支援。但线上中小学有存在价值,并不意味其能「取代」实体中小学,因某些学习领域,如家事、工艺、体育、竞赛、社团活动,团体活动等,线上学习有其限制。

  记得前几年,政府有关部门基于樽节地方教育经费,拟将偏远地区中小学合 并或废校,有些偏远学校在此政策下不得不关门。2006年寒假,曾带研究生到桃园县某偏远国小两天,进行教育部数码落差研究专案。第一天傍晚活动结束,面 对着那群天真可爱小朋友,曾问同学:这所学生六十馀人的偏远地区国小,每年约需一千多万的经费,假设你是中央或县市教育主管,面临经费短缺的情况,你会节 于其他的支出,让此校继续存在?还是给每个学童家中配发一台电脑,负担ADSL每月租金,让学生线上学习?抑是将学生转到他处寄宿学校就读,负担学生的学 杂及住宿费?还是考量其他的方案?

  教育不能仅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衡量,学校教育不能变成「经济」单面体,一切向「钱」 看。偏远地区的学校,不仅是学校,还是社区活动中心,学校凝聚了当地居民的向心力与一体感。那回亲眼看见,即或假期,学生也会每天到学校晃一晃,或打球, 或观察植物,或跟同学在角落聊天,或在校园引吭高歌,而隔带教养的祖父母,傍晚会到学校叫小朋友回家吃饭。学校连结了那群可爱的孩子,学校对他们,远远超 过那些都会区活动范围广的同年龄学生。

  回到线上学习的原点,无论其对象是成人或儿童,它提供不同于传统课室学习的另种选择。但对于中小学生,学习不仅是认知,全面的学习还包括社会技能、道德认知、身心发展等,这些线上中小学无法充分且完整的提供。换言之,线上中小学仅是辅助性,而非主体性的角色。即或现今各界对于中小学常有批评,如课程设计不当、教师敷衍塞责、校园霸凌 (bully) 欺凌等,然这些待改进处并不能否定中小学在教育体系结构上的必要,在师生、同侪切磋琢磨的实体环境中,学生较有可能均衡地学习,且身心发展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