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楨老師] 研究生活,全面啟動!

  • 2012-03-15
  • 網管同學教傳組
  2012.03.15  劉遠楨所長
 
  開學將近三週,大學部同學們的社團活動、體育練習如火如荼地展開,汗水、聯誼、辦活動(當然還有上課)是他們的青春歲月。身為研究生的你們,希望青春的尾巴留下什麼色彩?希望研究生活是何等模樣?往後回憶起這段時光,你是揚起了滿足的微笑,還是充滿老大徒傷悲的惆悵?
畢業後數年,文憑對謀職產生的影響力有限,能使你佔有一席之地的是工作經驗與能力,以此端看你能否對社會產生貢獻,如果屆時僅僅想依靠「我從OO大學XX碩士班畢業」說嘴,恐怕無法取信於人,更凸顯自己的貧乏。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可取代性。研究生與大學生相較之下,在學校的時間相對較久,少則兩年,若攻讀博士又多上幾年,文學院碩、博士的修讀時間更不在話下。研究生擁有充份的學習時間,應運用這個階段,培養你的不可取代性,除了一紙文憑,更重要的是學習帶得走的能力-分析問題、吸收新知識、判斷與決策的本領。
 
  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是上述本領的基礎,首先要有問題意識,接著在大量文本中判斷哪些是有用的文本,在有用的文本中找到你要的材料,並思考如何運用材料解決你的問題。有書就讀、有字就背是大海撈針,囫圇吞棗讓大腦塞了過多無效的資訊,白白浪費珍貴的學習時間。一個合格的研究生,累積研討經驗,漸次修正自己的腳步後,就必須拋棄原來相對無效的方式。

  所上注重的基本核心能力分為知識層面、認知層面、社會關懷層面、社會貢獻層面以及信守倫理/專業精進層面,師長們引導同學了解前人的理論,在此基礎上進入實務操作的歷程,並且在基礎課程與研究方法課程中,培養同學的研究能力。學習沒有捷徑,按部就班、實事求是,拋卻心猿意馬、坐這山望那山的躁動的心,專注培育自身的知能和學養,才能打造豐富而深刻的研究所生涯。

  當代知名小說家駱以軍曾言:「無數個夜晚,我們掛在臉書,好像什麼都經歷過了,但醒來什麼都沒有。」別把研究所生涯當成臉書或噗浪中的囈語和喃喃自語,用心地說話、探討問題關鍵、運用方法得到問題的解答或創造知識,研究所會是你的美夢。當然,從研究所醒來之後不會什麼都有,但是你會擁有大學生學不到的研究能力,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修正舊有的缺失並更加精進,甚至發明一些這個世界還沒有的新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