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九點多離開所長室,看著研究室裡的幾位同學正在看書、上網,讓我不禁想起,來到教育傳播科技研究所擔任所長已經快要滿一年了,到底自己給了這群當初滿懷熱情來到所上的同學什麼?新生座談會中,同學們說出對自己的期許,也說出了對所上的期許,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事。當我迷失在回憶之中的時候,傳來同 學們爽朗的笑聲,我想選擇這裡,是不缺快樂學習的,而我也快樂的踏上歸途。
我想跟同學分享一下我對「人文與科技」的看法。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曾呼籲各界人士正視高科技所帶來的衝擊,共同找出解決辦法,幫助人們在科技與人文之間取得平衡,不但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亦能夠避免 科技的危害。究竟科技與人的關係是什麼?科技如何影響人們與社會?奈思比在演講中指出,所謂高思維(high tough)就是指人性,他認為廿一世紀最重要的問題是探求人生的意義,釐清科技與人的關係。他最後以達爾文的一段自白與現場觀眾分享:「如果能夠重新選擇,我一定會規定自己每天或每週讀一首詩或聽聽音樂,因為喪失了這些品味,人生也失去樂趣。」
最近所上的留言版上興起一股本所的定位是重科技或人文的對話,這讓我有些驚訝,因為就我的想法,科技與人文似乎不是一個應該被如此爭論的問題,套句一 般討論科技應用的文章時常提到的一句話—「役物,而不役於物」,科技一向只是為人所思所用(而不是人被科技所用),何以擔心科技變成洪水猛獸而侵害到個 人?
科技與人文從來就不是二元對立的關係,我們也不必在二者之間作出絕對的選擇;如同本所名稱所揭示的「教育、傳播與科技」,不正是整合了科技與人文嗎?但是科 技 與人文之間要如何結合,坊間本就存在太多諸如「科技與人文對話」的論述,我不在此贅言,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科技與人文必須落實的實踐的層次,必須要「從做 中行,從行中思」,不是用說的就足夠的。所以我們都沒有必要窄化自身的思維,而是轉化我們的想法,不但思考,而且也要實踐。不論是科技或人文,原本就沒有 孰輕孰重的問題,癥結都在於人的觀點。
同樣的,本所的學生都在這個環境受到科技與人文的激盪,如何結合在於師生們的創意。教育傳播與科技所的師長們在這塊園地架起了科技與人文的鷹架,讓同學們在 這裡快樂的學習成長,但是我們也必須讓同學們的科技與人文的養分能夠均衡,如果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有營養失調或不足的情況,身為教育園丁的師長們就有扶 正的必要。如果一株一開始就厭惡科技的幼苗,又如何能在科技環境中快樂成長?如果一株對科技在先天體質上就不良的幼苗,又如何能夠和其他幼苗共同學習,接 受科技與人文的陽光洗禮(而不被其他幼苗的枝葉給擋了陽光)?
科技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如何自不待言,但也並不表示重了科技就得輕忽人文,當你認同了「教育、傳播與科技」這個名稱,也就表示你對這三個領域都表關注 (而不是只看到單一的「教育」、「傳播」、「科技」),不是嗎?我們竭誠歡迎志同道合的伙伴來此相互激盪,不只是腦力的激盪,也是心靈的激盪的!